一個人的成長,一生幸福與否,受到許多內外因素的影響。根據心理學家研究,其中以自尊心的建立最重要。擁有充分自尊心的人,才能勇於面對人生的考驗,接受各種橫逆的挑戰,使失望中仍燃燒希望的火苗,安然度過生活挫折。

 從心理學剖析,人對自己主體意識所察覺到自己,我們稱它為「自我」。自我的核心分「自我概念」與「自尊心」兩部分。自我概念是對自己所具有特質的認清,例如:高矮、胖瘦、美醜、智愚、強懦等,這部分屬於對自我的「認知」。自尊心是對自己所具有特質的態度、感受、評價等,例如:害羞、喜悅、自豪、榮譽、滿足等,這部分是屬於對自我的「情意」。

 有充分自尊心的人,具有自知之明,實事求是的態度,不但對自己有信心,且有向上的成就動機。

 兒童自尊心影像可塑性很大,就兒童生活圈中,從出生到成長,過程中所接觸的人物,包括親人眷屬,到週遭的師長、朋友等。這些人所表現出來對自己的態度、褒貶、毀譽、喜惡等,就如一面鏡子,照出自己的影像。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影響力最大者,莫過於家中的父母。

 曾經輔導過一位三年級的轉學個案:有位媽媽在孩子上學後,即指導孩子寫字,除了嫌孩子字寫得不好看外,每天在家中總令孩子擦擦寫寫,完成回家功課。無奈一到學校考試,孩子常擦破試卷,寫不完考卷,而致成績低落,引起媽媽大發雷霆。

 這位孩子因失去自信心,因而產生「強迫行為」,想寫好每個字,又感覺不好看而被媽媽罵,因而擦擦寫寫,這就是自尊心受損的實例。

 別人對自己的觀點,是自己的一面鏡子,影響自己自尊心的發展甚鉅。這就是芝加哥大學社會心理學古雷(C.H.Couley)教授,所稱「鏡中我」。每個人從小至成長,從他人口中對自己的評價,得知自己強弱的影像。

 每個人都希望從鏡中看見自己接受褒揚的喜悅;更希望孩子鏡中的我亮麗光澤。平日指導孩子為學做人皆要腳踏實地,是父母者培養孩子自尊心的具體表現。

引用: http://w12.gtes.tp.edu.tw/90-2unit/principal/report-15.htm

對於字寫不好, 的確是要糾正的, 不然會變成習慣, 越大越難改
只是, 我的做法是, 再教一遍, 直接以作業薄上的虛線為準, one by one 的方式
寫給他看, 告訴他到線的哪裡就該往下撇, 然後再讓denny重寫給我看. 
真是個大工程.
效果不錯, 有進步.  難怪教 denny 一.二年級的淑秋老師說, 他適合一對一的方式.  

問題是................
這一對一要到什麼時候,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 他就不能自己來嗎??
所以, 還是讓他自己寫, 太誇張的就叫他重寫, 不然就睜隻眼, 閉隻眼, 隨便啦.
等他們再大點, 讓他們學書法就好了.  我的字, 就是上高中後學校有書法課, 練書法練來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nny08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