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怪啟示:做最好的自己
2008-08-21 中國時報 【孟瑛如】

 今年北京奧運美國「水怪」菲爾普斯光榮地締造了一百一十二年奧運史上單屆最多金牌(共八面)紀錄,也打破多項奧運紀錄,震撼了全世界。由於這個菲爾普斯曾是過動兒,他在奧運場上的表現,更激勵了許多台灣的過動症家長們。

 依照現今醫院及教育系統皆使用的DSM-IV手冊報告指出,過動症學齡兒童盛行率約三%至五%,台灣地區國中小階段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學生應有八萬二千多人至十三萬七千五百多人左右。但依目前在台灣國民教育階段(含國小及國中)學生總人數為二七五萬一○七八人,身心障礙學生人數在教育部特教通報網上登記人數為五萬九二五二人,嚴重情緒障礙學生數(含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為一八六○人,僅占所有學齡兒童比例○.六七六%,占身心障礙學生比例三.一三九%。

 由於台灣通報率與發現率落差非常大,也就是說,現實中尚有許多「菲爾普斯」們還未被診斷鑑定,且未能得到他們需求的服務,也失掉了「做最好自己」的權利。

 菲爾普斯固然提供了正向的例子,然而,過動症兒童在負向上的統計資料亦不少。例如:容易因不專注而成為教師班級經營的主要問題、易有低自尊低自制力、高中輟率、高行為偏差率等等,這些在在都可能引發高風險。

 因此,要讓過動症學童成為菲爾普斯,還是成為社會的又一隱憂,端看我們社會怎麼做。我很欣賞菲爾普斯的媽媽,她總是回答質疑或抱怨菲爾普斯的人:「那麼,你打算怎麼幫助他?」這個問題其實比問「為什麼」重要多了。

 菲爾普斯靠「嚴格的時間表和游泳」及「成就心中所想」的信念而成功,亦即規律的生活時間表、結構式學習、循序漸進的學習步驟分析、正向心理暗示指導語等等,以避免孩子長期在不友善的學習環境中有學習的無助感;上述都可以藉由家長及老師的正確教學及輔導信念而達成。此外又加上足夠的運動量以宣洩過多精力。

 然而在我們社會裡,地狹人稠且注重升學靜態課程,要讓過動症兒童有足夠的活動時間與空間,恐怕大家都得再加把勁。號稱海洋立國的我們,有良好的海上資源,其實應更注重水上運動的培養,打造友善的校園遊樂空間,讓孩子玩出大能力,並且找出更多的隱性菲爾普斯!

 面對過動症,教育部特教小組及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這幾年來努力整合資源,也試圖在九年義務教育中設計有效指導過動症兒童的課程。因此除了資源班的普設外,完成「國民教育身心障礙學生升學輔導辦法」第三條規定:「身心障礙學生參加各高級中等學校申請入學、甄選入學或登記分發入學者,其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成績以加總分廿五%計算,達錄取標準者於學校原核定之各招生方式所定名額分別外加二%,但成績同分者,增額錄取。」

 對特殊教育而言,看見特殊,也就看見了潛能。

 如果能輔以藥物及學習行為輔導,過動症學生就能在創意性與體力需求性的行業發光發熱,這樣的例子並不少,例如:演藝、園藝、家政、觀光旅遊、遊戲軟體程式設計師、海軍陸戰隊、運動選手等。簡言之,放對位置,就是人才。

 如同菲爾普斯所說:「我不想成為史畢茲第二,而是當菲爾普斯第一!」讓我們跟運動的孩子創造雙贏,也營造環境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為新竹教育大學特教系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nny08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