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家長,面對小朋友的問題

不是每個人都像專家那樣得心應手的

總是在錯誤中一直學習怎麼當一個家長或媽媽

但是,換個角度來想

就算不是專家,有的家長也可以把小孩教得很好
那麼我有沒有這個能力把小孩帶得很好呢??

說實在的,我沒把握

 

於是為了小朋友,我開始留意大人的成長課程

尤其是在關渡醫院時,社工的啟發中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學習--就是聆聽

聆聽小朋友的心聲

但很多的習慣不是在學習的當下就能立馬改進

而是在日後與小朋友的互動中

盡量的提醒自己,要聆聽

這樣除了能慢慢的改變自己的行為
也可以知道小朋友心裡在想什麼

最怕的是…

當我連病症都不知道時,又怎能對症下藥,是吧~~


至於需解決的問題,到底是要當場或找機會慢慢來

個人認為是【具體個案、具體判斷】

因為如果只是為急著解決問題,而使用錯誤的方法

那還不如寧願先放著,再找適當的時機來教導

 

進入認輔團隊後,不負所望...

對於自我察覺和溝通的技巧,個人認為學到不少

所以,今天想在這裡分享和小朋友的互動

因為我把學到的東西,

就這麼剛好的用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對女兒的教導上

或許在某些方面,我還有某些處理不當的地方

如果有人願意指教,吾人將虛心接受,因為這是我的福氣。

 

事件的時間點是在開學前幾天

而起源則是我在半夜時,幫molly 在摩爾莊園的菜圃種白菜

那時的思考起點是,白菜的種植時間需要24~30小時

小朋友都準時上床睡覺,如果現在把成熟的菜收成種白菜

那麼到了隔天,她可以用電腦時,就已經過了近12小時

除了節省她等待的時間,還可以提早增加她的種植技能

 

可是,沒想到的是──第二天令人跌破眼鏡的事件發展

當她知道時,連問為什麼都沒有

竟然對我大發脾氣,還心有不滿的接著鬧脾氣

只因為我把她原本想種玉米的位置給種成了白菜

她認為我不該自作主張的幫她決定,

所以都是媽媽的錯,她對媽媽發脾氣和鬧脾氣都是合理而正當的

 

對我來說,的確是疏忽掉她的意願

但是,只因為網路上的遊戲而對媽媽這種態度,讓我心寒

更何況類似這樣的事,已經是第二次了

而我所更擔心的是

第一,難道在她的心中,媽媽的重要性比不上網路遊戲?有沒有價值上的目標錯置呢?

第二,像這種動不動就耍脾氣的個性,再不改過,日後在職場上會不會也對老闆發這種脾氣?變成一年換24個老闆?

第三,再二年,她就要進入青春期了,如果不快點改善母女間的親子關係,那屆時母女間的親子關係會進入僵局,而這不是我所樂意見到的。

第四,現在的國中,已經常態分班了,沒有所謂的A段班和B段班之分,如果因為這樣得罪同學,導致女同學預備的在她進廁所時圍歐,那不是被白打的?

雖然很多父母都會認為,在學校不會發生這種事;或是這種事不會發生在我家小孩的身上。但是事情總是很難預料的,我相信沒人敢保證絶對不會,連萬分之一的機率都不會有。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nny08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