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om Song 附中文字幕
這是去年上認輔課程時, 老師放給我們看的短片......其實有時, 我也常常自嘲, 被<制約>的反過來變成是我, 而不是小朋友~~~不知道為什麼, 今天看到The Mom Song的感觸就是特別深. 所以, 就換個片子啦 ^.^

 

有很多父母,以我是為你好等類似的理由,

強加了很多小孩不喜歡的才藝、祈望。

鄰人甲的小孩乙,在校成績不錯,也很認真讀書,

終於考上位於高雄的國立大學。

denny08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終究是孩子,不會在一夕間就變成大人。

也因此,大人的關懷不能以小孩的表現來給予。

 

道理誰都知道,可是在無形中,真的很容易就犯這個錯。

尤其是molly 在接二連三不願聽從我的教導,我行我素時。

denny08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不是大部份母親的通病,我不知道。

但至少,在上團療的課程前,我是真的只注意到她的缺點,尤其是非常討厭 molly 的不聽話。

 

最常起爭執的是寫功課,寫不好或寫錯叫她改,都不改。然後就給偶拖~拖~~拖的~~~拖到上床的時間過了,還是沒改好。

甚至連改都不改,趁著我忙忘記了,就偷偷的收到書包,連家庭聯絡薄也敢不拿給我簽。

denny08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承上:經驗交流

 

 

通常偶叫小朋友幫忙丟垃圾,都會很客氣的說:「denny 可不可以幫媽媽掃地?」

denny08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人的成長,一生幸福與否,受到許多內外因素的影響。根據心理學家研究,其中以自尊心的建立最重要。擁有充分自尊心的人,才能勇於面對人生的考驗,接受各種橫逆的挑戰,使失望中仍燃燒希望的火苗,安然度過生活挫折。

 從心理學剖析,人對自己主體意識所察覺到自己,我們稱它為「自我」。自我的核心分「自我概念」與「自尊心」兩部分。自我概念是對自己所具有特質的認清,例如:高矮、胖瘦、美醜、智愚、強懦等,這部分屬於對自我的「認知」。自尊心是對自己所具有特質的態度、感受、評價等,例如:害羞、喜悅、自豪、榮譽、滿足等,這部分是屬於對自我的「情意」。

 有充分自尊心的人,具有自知之明,實事求是的態度,不但對自己有信心,且有向上的成就動機。

 兒童自尊心影像可塑性很大,就兒童生活圈中,從出生到成長,過程中所接觸的人物,包括親人眷屬,到週遭的師長、朋友等。這些人所表現出來對自己的態度、褒貶、毀譽、喜惡等,就如一面鏡子,照出自己的影像。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影響力最大者,莫過於家中的父母。

 曾經輔導過一位三年級的轉學個案:有位媽媽在孩子上學後,即指導孩子寫字,除了嫌孩子字寫得不好看外,每天在家中總令孩子擦擦寫寫,完成回家功課。無奈一到學校考試,孩子常擦破試卷,寫不完考卷,而致成績低落,引起媽媽大發雷霆。

denny08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自尊心?簡言之,就是看重自己。有強烈自尊的人深信自己應當保有快樂的心情,有權為自己的權益說話,這種人相信自己有能力處理人生旅途所面臨的種種困境。

反之,自尊心低落的人則認為自己無權為自己的權益挺身而出,這一類人常常不會喜愛自己,不尊重自己,或甚至對自己懷有一份強烈的恨意。那麼,一個人要如何才能增進自已的自尊呢?以下是六個增進自尊心的方法:

第一、不要欺騙自己或否定既有事實。當你碰上不如意的事,不管那是多麼令人不悅的話,絕不要抱著舵鳥心態。勇敢面對一切現實,並且想辦法去解決。

第二、從做小事開始。不要將時間花在無所事事的幻想,或竟日呆坐在電視機前,隨便做點小事,打掃房間、回覆好朋友的信等等。每當你完成一些事情時,你的心情就會更好,日子更充實。

denny08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往我在公共場合用餐或乘車時,常會看到一種景象:某個孩子不守規矩、大聲吵鬧,使得他的母親對他語帶威脅的大呼小叫,或甚至一個耳光打過去,結果那孩子反而越哭越大聲,情況變得更糟糕。

 

相信很多父母親也曾經看過類似的情形,甚至自己就曾經陷入過這樣的窘境。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當他失控的情緒沒有得到安撫與正確的引導,反而招來父母親在眾人面前的責難或是肢體上的懲罰,這就傷到了他的自尊心,讓他反彈更大了。

 我們該怎麼樣來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呢?以下有幾點的建議:

denny08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2年8月有幸追隨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榮譽副主席暨諮詢委員、世界之愛和平總會會長同時也是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前往南非參加永續發展高峰會。會中與會代表在多項討論議題中都提到,一旦各項基本生存需求無法滿足時,則有違人權。也就是說,人權已經從抽象層次的法律層面落實到基本生存尊嚴的實際面。

  然而綜觀二十一世紀初始的今天,我們發現目前全球有17個國家2億人口沒有食物、5億人口瀕臨死亡、13億人口的每日所得低於1美元的國際貧窮線,而其中最受影響的是構成人類家庭磐石的婦女和社會未來希望的兒童。由於婦女和兒童的重要性如此之大,而其中一大部分卻不幸淪為社會底層的弱勢,因此我們可以預知一旦人類滿足這些婦女和兒童的基本人權,則人類重建和平新社會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洪道子博士曾經多次在各種公開場合呼籲,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禁不起任何個人或國家直接、間接、長期或短期的破壞,我們必須以同樣愛自己國家的心情愛別人的國家,唯有所有的國家團結在一起、不分畛域、互相尊重、彼此分享,然後人類才有可能建立一個愛與和平的社會。許多國際和平人士與政治人物都同意洪博士的說法,世界之愛與和平總會國際榮譽委員Pincas Jawetz呼應洪博士的說法,提出「國家主權及人權應從新定義……空氣、水、及各種產出應為全人類所共有;因此,沒有人有權說『此地是我有,我愛怎麼用就怎麼用。』所以空氣或水等流動性物質之品質應為全人類所共有,任何人無權污染。」

  洪道子博士也一再重申如果地球上還有任何人的基本權利未獲得滿足,那麼人類的社會就不能稱為圓滿。同樣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2001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的致詞中,也從科學上的蝴蝶效應*的角度以一個出生在阿富汗的女孩為例,提到她將與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女孩一樣,得到母親的摟抱、餵養、疼愛等人性最基本的行?。……「但在今天阿富汗的生活條件,以我們許多人看來,是不人道的。……他們與我們一樣,應當享有人的尊嚴、基本自由、安全、食物和教育。但代價不只是由他們承擔。最終,我們所有人都要承擔。」

  因此我們可以說,為了建立祥和、美好的新世界,我們不只要關心自己的基本人權,也必須擴大關懷的層面與對象,瞭解自己的作為是否尊重對方的尊嚴,進而促成對方發揮人類獨有的心靈力量,使人類社會在正面力量的相互激盪下,不斷的成長向前面進。也唯有如此,人類社會才能以整體的方式成為一個大家庭,人與人之間才有可能進行心與心的溝通。

denny08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